如何塑造全方位的戲曲推廣─以《三個人兒兩盞燈》為例
文/ 黃馨瑩 本團研究推廣科副研究員兼科長
國光劇團將在明年邁入30週年,時隔首演將近廿年的經典劇作《三個人兒兩盞燈》將於2024年11月於臺中國家歌劇院、12月於臺灣戲曲中心再次搬演。這齣戲被定位為「浪漫無邊的意象京劇」,由王安祈、趙雪君共同編劇,創演於2005年,以「寂寞」為參數,映照到三位唐代後宮宮女的敘事上,傳達出深刻的情感內涵。這些女性的情感意向與抒情話語,交織出動人的故事,同時透過對這些歷史上邊緣人物的書寫,刻劃「寂寞」這個人生主題與重量。
國光劇團研究推廣科主責所有對外接洽事宜(對象包含其他藝文團隊、學校、企業、展演場館等)以及統籌節目宣傳推廣、媒宣藝文教育,可以說是肩負本團「形象包裝」以及「深度推廣」的重要工作。過去本團的藝術教育,著重介紹京劇表演藝術形式,以及新編劇目的推廣。然而近年在京劇新美學與品牌思維等指導方針下,團長帶領著研究推廣科的同仁們逐漸摸索出嶄新模式,全方位延伸推廣觸角,期望以國光品牌之人文理念,將京劇作為當代美學的動態展示,帶領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受眾一窺京劇堂奧。
與場館結合:如何藝文?怎樣教學?──後設教育課程的運用
「藝起進劇場」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行之有年的專案,過去曾與舞蹈、曲藝等表藝團隊合作,今年國光劇團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在十月份共同辦理本專案之「京劇篇」,期望因應《三個人兒兩盞燈》在臺中歌劇院的展演,將戲曲藝術深耕至教學場域,以達推介成效。活動分為三個階段,前導階段為「教師工作坊」,面對國高中端老師開設為期一天的京劇藝術賞析課程,第二階段為「進劇場日」,讓參與過課程的老師們帶領學生走入劇場一同觀賞京劇傳統戲《拾玉鐲》,第三階段則讓孩子們回顧觀賞內容,填寫相對應的作業。
本次「教師工作坊」的設計以「後設教學」(即「教學的教學」)為指標,提供第一線藝文領域教師戲曲教案設計方針,從引起動機、理論課程、實作體驗等諸多面向的探索,進行教學知能積累。再透過老師們適才適性的調整運用,向下傳遞,培養學生美感素養,使莘莘學子具備傳統京劇美學的欣賞能力及文化底蘊。
第一堂以導論性課程「觀看戲曲的方式」為起點,由本團品牌藝術家朱安麗分享傳統戲曲基礎理論(包含行當、程式化、虛擬寫意性)。次堂則邀請現為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的高禎臨老師講授「戲曲藝術中『她』的凝視」,以「女性意識」為指引探索戲曲,論述經典傳統劇目與現當代劇目的看點及特色。其中以「女性」角色為主軸欣賞傳統劇目,體會《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少女情愁與情至而亡而後復生的姿態;共感《霸王別姬》自刎於帳下淒美的虞姬心境,帶領老師們在這些戲齣中,挖掘女性角色折射出的光芒。進而分享國光劇團新編戲《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探討現代編劇的審美視角與女性意識,如何重新建構戲曲中的女性形象。
最後一堂課則為「實作體驗課程」,由朱安麗、謝冠生、黃世苰等不同行當的專業演員,以《春草闖堂・行路》做為教材進行抬轎身段教學。同時,這三堂課程也將針對《拾玉鐲》進行表演藝術賞析,讓教師們回去能夠先為學生建立對於戲曲的基礎認知,再帶入劇場觀賞經典劇目,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效。並建立戲曲中「女性」形象的觀看方式,讓教師與學生願意踏入劇場觀賞《三個人兒兩盞燈》。
與藝文團體結合:台中音樂美學協會
本團長久以來,主要展演場地皆位於臺北,臺中、高雄等地平均一年大致僅會各有一檔節目,然而展演頻率越低,在當地觀眾培養上越有難度。本次非常感謝台中市音樂美學協會藝術總監林莉華(大家都親切稱呼她為莉華姐)對於《三個人兒兩盞燈》的大力支持。莉華姊對於藝文團隊的支持及推票的實力,可從一篇專訪中看到:莉華姊的人生成就顛峰之一,除了養出一個旅居紐約正在闖蕩世界樂壇的大提琴家陳南呈之外,就是創下單日義務代購代墊出去的257萬票款,刷卡毫不手軟。此外,她因家境優渥,唯一的獨生子陳南呈12歲就考上茱莉亞音樂院,離家深造,現在已經在紐約有了教職跟樂團;先生工廠設在斗六工業區,每週五晚上回家,周一去上班,因此林莉華的生活重心,就是「買票」1
。莉華姊認為劇場、劇團、觀眾是一個特別的三角關係,若有人願意在其中穿針引線,讓一齣經典新編劇目能在臺中被更多人關注,則能事半功倍,並讓劇場、表演團隊與觀眾達到三贏的局面。但是要請莉華姊幫忙有幾個原則,首先是要「前半年」就得把詳細的表演藝術資料都交給她,讓她評估要不要幫忙,她常笑笑地說:「如果連我自己都不喜歡看,我怎麼可以推薦給別人?」此外,莉華姊也不收任何服務費,就連自己的票都是自己買,她會幫大家談折扣,但她只要自己覺得是好節目,就會自己盡力達標,讓團隊有觀眾,觀眾有好演出。有鑒於此,本團研究推廣科早於節目展演一年前,即與莉華姐聯繫、接洽相關宣傳事宜,同時針對台中市音樂美學協會的群眾,推出客製化的藝文講座配套。
一般來說,民眾觀戲習慣是為個人審美意識下產生的文化行動,「戲曲」被視為較有觀賞門檻且比起其他展演活動,更難培養固定客群的領域。但近年在藝術總監王安祈老師與張育華團長的領導下,匯聚了藝文與企業之友踏入劇場。《三個人兒兩盞燈》作為新編戲,除了有京劇藝術本體的形式留存與轉化外,劇本內容更是深入文學與人性內涵、性別議題,更探討普世所共有的「寂寞」課題,但這種隱性的「跨域」,需要更多深淺度並行的宣傳方針,才能夠讓民眾了解箇中價值。
實際上在轉化民眾成為國光場域的固定觀眾這塊,過去一直缺乏系統化的策略與規劃,然而民眾審美品味的建立卻是傳統戲曲是否能延續並產生群眾影響力的關鍵。台中市音樂美學協會的受眾,多有觀賞音樂作品的經驗,例如:臺中歌劇院及衛武營製作的歌劇節目《茶花女》、《法斯塔夫》、《塞爾維亞的理髮師》,到雲門舞集的演出、韓國及臺灣的音樂劇等等,從欣賞古典音樂為主軸,到跨界結合各式表演藝術及生活美學等等,協會的成員們本身即有觀賞藝文活動的習慣,因此本次規劃的講座「寂寞的人兒不寂寞」,即是從寂寞的命題切入,融合唐朝孟棨《本事詩》中所記載的唐朝詩人浪漫軼事,以文學性切入劇作文本。同時研推科也安排了臺灣第一程派青衣王耀星,及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從藝術角度分享劇中「廣芝」一角的人物塑造及唱作呈現,期望能引導這群本身有觀賞藝文活動習慣的受眾走入戲曲劇場。事實證明,這次國光劇團臺中場的售票率穩定成長,且越來越多臺中觀眾願意更深入了解本團劇作。
與高中大學結合:行政統籌與藝企結合
過去本團推廣內容設計,多針對國高中端以及高黏著度的成人市場(同溫層),也因此,在增加同溫層動員力以及兒童青少年文化探索服務上,國光劇團一直以來經營成效卓越。而在高教圈,主要仰賴王安祈藝術總監在高教圈的人脈與魅力,自廿年前即從大學端培養大量高黏著度觀眾(成為現今國光觀戲主力)。然而時移境遷,現今高教環境與風氣已與過往有所差距,電機產業發達的臺灣,對人文學科的投注程度越見下降,加之現代流行娛樂容易於網上取得,劇場內所獲得的感官快感自然不敵之,因此在推廣策略上,更需要系統性的規劃,以建立受眾的「審美意識」,同時需要考量地區性、全面擘畫教材及課程內容,並配合團務運行派遣人力執行。這並非一件易事,需要多方資源挹注,並由研推科培育相對應的行政統籌人才,才能維持推廣效度。
其中一個案例是自110年起,本團與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展的「校園戲曲傳承計畫」,與國立清華大學、東海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合作,於通識中心/中文系上開設戲曲賞析與實作課程,提供大學生認識戲曲的資源,以及實踐戲曲活動的展演平台。113年更於臺灣戲曲中心推出校園版《春草闖堂》,由兩校學生擔任主演,成績有目共睹,我們相信這些學生及其周遭親友,未來將成為傳統戲曲劇場觀戲主力之一。
除此之外,本團更積極與各地大學與高中課堂合作與教師社群合作,並設計相關課程與教材製作,可有效將潛在客群轉為實際客群,帶動教育現場的戲曲美學傳播。如臺灣大學、銘傳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中興大學、淡江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都有支持本團節目的固定教師群,讓本團能配合課程,安排人員入校宣講,建立學生們進入劇場觀戲的意識,透過扎實有效的傳遞,期許讓本團票房長紅,不錯過本團任何一齣經典之作。
註釋:
1.參自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90920w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