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宮日節:透視日本祭典傳統文化的璀璨之光
文/ 邱慧齡 本中心劇藝發展組組長
作為文化大國,日本在對自身文化遺產及傳統技藝的維護,都是亞洲其他國家學習的對象。其中,又以分散全國各地不同的祭典文化,成為它傳統文化維持及流傳的極致表現。擁有自然資源豐富的日本,從古至今生活方式都與四季息息相關,也因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有謝神的祭典。為了祭神、感謝豐收,不同季節的日本祭典據統計就有30萬個以上,十分驚人。其中,位於九州的長崎宮日節,就是一個擁有390年傳統的知名祭典。
長崎市位於日本九州地區,鄰近朝鮮半島與中國。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16、17世紀西風東漸時,即作為日本的門戶,也是各種文化形式的先驅,所以有「明治維新之風從長崎吹來」之說。長崎的街景也因此深受歐洲、中國等海外文化的影響,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西洋樓房及中國寺廟等充滿異國風情的歷史建築。擁有港口卻因為山坡地佔了七成以上,形成許多階梯式或斜坡街道,建物矗立山頭的景觀和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長崎宮日節」每年固定從10月7日至9日,在全長崎市舉辦為期三天的盛大祭典,已為日本指定為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這個祭典最早是為感謝守護長崎的諏訪神社而開始,相傳在1634年,來自大湯町的兩位名妓以能歌及舞蹈獻給了諏訪神社,成了長崎宮日祭典的開始。宮日(KUNCHI)在長崎是九日的諧音,也寫成「供日」,意指供奉的日子,以感謝神明賜予農作物豐收。
依日本南部方言,這個字也有代表能量、毅力的意思,是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化與異國風情的盛大秋日祭典。
「長崎宮日節」最大看點「奉納舞」,就是奉獻給神明的舞蹈,也是傳承長崎獨特文化的傳統舞蹈。這個充滿活力的祭典,不僅包含日本舞蹈,還有長崎受跨國文化影響的具體展現;例如受中國影響的舞龍表演、荷蘭船與荷蘭喜劇等西方元素。主要的舉辦場地有四處,分別是諏訪神社、中央公園、八坂神社、御旅所,御旅所主要作為神轎休息處,前兩個場地都需事先購票才能進入會場。三天的舉辦期間均分為上午及下午兩個場次,輪值踊町輪流獻演相同內容。祭典的起源地諏訪神社,也是長崎宮日節奉納舞每年首先登場的所在地。由於座位有限加以票券搶手,一般外國觀光客很難買到票。主辦單位會視情況發放整理券,提供那些沒有買到票的觀眾,可以待在非付費區欣賞表演。長崎市中心三面環山,諏訪神社剛好位於陡峭斜坡之上,正因為如此,在欣賞祭典之際,還能俯瞰整個長崎的城市景觀。
今年舉辧首日,10月7日一大清早7點就在諏訪神社前展開,在神社前廣場特別搭建起來仿若棒球場的階梯形座位區,以及神社前近百階的階梯上,數千位觀眾比鄰而坐。清晨綿綿細雨仍擋不住大家的火燙熱情,祭典活動風雨無阻地依照原定時程進行。為服務未能到場的觀眾,當地長崎電視台也以多頻道進行現場全程轉播,讓電視機前觀眾也能一飽眼福。祭典展開前,十數位穿著全白服飾的男子出來帶動觀眾,對奉納舞團隊如何有效應援以鼓舞表演者進行更多高難度的挑戰,活脫脫有如棒球場上的啦啦隊,引發觀眾集體行動的參與熱忱與亢奮。接著代表神社接受獻祭的委員們,統一穿著江戶時期傳統服飾由神社魚貫走下階梯,入席首排,踊町獻演正式展開。長崎宮日節所謂的踊町(或稱蹈町)是指在這一年輪到獻演奉納舞的町,原先是指明治時期以前長崎老城區諏訪神社的居民分區。江戶時代長崎77個町劃分成7組,每町以相隔七年輪流進行奉納舞的獻演,此一節日慶典的習俗沿襲至今。以踊町為主體的長崎宮日節祭祀組織的結構,至今仍保持江戶時代的傳統。今年參與的分別是興善町、八幡町、万才町、麹屋町、西濱町、五島町和銀屋町。首先上場的踊町由傘鉾開路,重達120公斤到150公斤由傘鉾扛手一人扛起。聳立在踊町遊行行列最前面的傘鈝,是町的象徵。傘鈝呈現出一把大傘的形式,其上部裝飾及纏捲在四周的布垂飾,有的源自於町的歷史和奉納舞的演進,有的來自於表現季節的菊花和紅葉等。在祭典中各町呈現的傘鈝和川船,都採用精緻而華麗長崎特產的傳統工藝。特別是裝飾傘鈝垂飾和川船等船頭配件等所用的長崎刺繡,據傳是由居住在長崎市的唐人在17世紀後半葉傳入的刺繡技術在長崎紮根開花。這些外國工藝技術自江戶時代以來傳承下來,現在還是長崎宮日節奉納舞中的重要裝飾。
跟在傘鉾後面排列上場的通常就是此番獻演的町內主要成員代表,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顯現祭典是全體動員的場域。每町會安排一位長者或稚兒,代表全町向神社獻出供品。跟著隊伍最後面的,通常就是重頭戲「曳物」,同時也是長崎宮日節祭典儀式中的最大亮點。在日本眾多祭典中,由壯漢拖曳著巨大且裝飾華麗的曳物(主稱為山車)巡行於街道的畫面,儼然成為日本祭典的象徵。長崎因靠海,類似山車的曳物便多以船的形象打造。長崎彩船起源於長崎與中國及西洋的交流,所以有唐人船、南蠻船(葡萄牙船)和阿蘭陀船(荷蘭船)的區分。為了酬神,通常會將各式的船打造得華麗無比,裝上單排輪子,在眾壯丁的推拉拖曳下,因此有「移動的美術館」之稱。而這些華麗的彩船,也在長崎傳統藝能館展出,可以近距離細細觀賞其中的精彩工藝。
日本祭典中另一重要元素就是音樂,也就是「祭囃子」,統稱在祭典中演奏的音樂,包括打擊樂器和管樂器,主要使用笛子和太鼓演奏,每個祭典都有自己獨特運用的樂曲。宮日節祭典儀式中,樂師邊演奏著「祭囃子」,列隊進入現場。祭囃子或主奏或伴隨舞蹈進行,每個町都有不同的安排。有的町在川船花車上也同時安排稚童演奏太鼓或吹笛,有神聖的象徵。根據筆者現場實際觀察,部分民眾對各踊町表演所使用的歌曲都耳熟能詳,可以跟著一起哼唱,祭典代代相傳,音樂的催化力量是很關鍵的。當所有表演者齊聚廣場,就會先進行莊嚴的「祭」儀式,由長者或稚童代表獻祭,儀式性鮮明。緊接其後,在奉納舞獻演前,隊伍成員會將代表該町的祭典頭巾抛向四方觀眾,先炒熱現場氣氛,在此之後,就進入表演性十足而火力全開的祭典。
宮日節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橋段,就是帶有車輪的大型彩船,突然脫胎換骨,從移動的美術館變成追趕跑跳碰的陸上行舟,或前進或後退,或左旋或右繞,快速定點轉大圈。眾人集氣集力下,以響徹雲霄的「嘿喲~嘿喲~呦撒~呦撒~」吆喝聲,作為動作口令,於高速旋轉向離心力及地心重力進行挑戰。高速過彎的瞬間,以及幾乎往階梯俯衝,抑或衝向觀眾來不及剎車的驚險,在整齊劃一中不斷突破給出驚險畫面,展現高度默契及高難度技巧。其中「西濱町」的奉納舞,拖曳的是堪稱為今年度最大巨人的龍船,龍身初上場時還先變身為一座小舞台,一位華人女演奏家在其上拉著二胡,悠揚的琴身在山谷中飄盪著,充滿奇幻的異國情調。緊接在靜態樂曲表演之後,再度上演的又是啟動腎上腺素狂發的彩船表演,20位壯丁先是前後來回幾趟後,就開始精氣神大爆發,酣暢淋漓地拉轉著全長10米的龍船,這些勇悍的男子們將大型花車轉向與回頭的姿態,展現的壓迫力與速度,令全場觀眾無不熱血沸騰、群情激昂,大家不斷地歡呼「再來一次、再來一次」。
今年祭典活動中,令人一振的銀屋町鯱太鼓及「抬櫓」演出,帶來另一波高潮。在鯱太鼓整齊劃一、氣勢昂揚,有如通達雲霄的演出後,就是精彩的抬櫓。左右各二根共四根粗壯木材組合而成的櫓,上面承載著金璧輝煌的巨型金鯱。每根由11位壯丁齊力來扛。除前後推進或旋轉,最讓人驚呼就在於超過44位以上的男子,同心協力將重達1公噸以上的櫓,一起抛向空中又將它牢牢接住,不斷掀起現場尖叫聲,觀眾情緒被帶到最高點。而今年宮日節壓軸的奉納舞表演,是長崎最具代表性的獨特龍舞。這項最具國際色彩的祭典舞,一般認為它是唐人傳授的。所料未及在異國此時此刻,還能看到源自華人文化的舞龍表演,兩條舞動表演的青龍、白龍,彷彿就像真的龍一般地生動。重達一百五十公斤的雙龍共同飆技飛舞,迎來現場一片喝采。雙龍還被高舉過觀眾頭頂,美麗的龍身持續地翻雲躍動,在人群前穿梭前進,將初秋的長崎山頭上點綴得令人目不暇給。
每年輪值的踊町通常從6月1日滌淨儀式後準備進入小屋練習,然後在10月7日前往諏訪神社供奉。今年看到的踊町表演,要等到七年後才能再次得見,這也使得每個踊町無不卯足全勁,在技與形上無不追求自身特色的展現。長崎宮日節的踊町隊伍除了在諏訪神社及八阪神社等前獻演奉納舞,踊町隊伍還會繼續在市內重要地區進行類似台灣的宮廟神轎繞境,以示為民眾祈福。除了先行安排好的企業公司或商家,也會在公眾街道區域,定點表演精彩舞蹈片段或音樂演奏。這個路上巡迴活動稱為「庭先回」,人們或追逐或駐足地圍觀雄壯華麗的表演,發出「來啊!來啊!」此起彼落的喝采聲,到處飄盪著狂歡熱情,整個街區洋溢著如嘉年華般的歡樂氛圍。
從此番觀摩中發現,日本祭典雖然以神道為核心,現今主導祭典的其實早已不是神社,而是民間自發性的組織。祭典的發展自由度高、框架少,由不同傳統、技藝、歷史、氣候所造就出來的型態,擁有多元而精彩的人文面貌。祭典原關涉的是宗教信仰敬拜儀式,但展現的卻是全體動員的集體精神,現今日本祭典大規模盛行,也可能跟明治維新以來所帶動的民族認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經歷了歷史的發展,日本祭典活動早已超越單純的神明祭祀,而成為帶有經濟效益及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功能。儘管現代生活習慣與傳統農作時代相去甚遠,但祭典似乎已經寫進日本人的民族性精神,不僅有著高度的參與感,也成為現代重覆日常中的一種調劑。祭典對日本人而言,強化了人與人的連結,也提升在地意識,不論男女老少都是在地的重要一員。祭典讓民眾可以暫時抛開忙碌的日常,全心投入令人熱血沸騰的節慶盛事,人們的生活隨祭典而啟,在祭典結束後開始期待。這樣的祭典模式,不禁讓人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