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時尚・春分」觀察筆記
文/李銘偉 臺灣大學戲劇系博士候選人
國光劇團2024年「永恆時尚・春分」公演推出兩週節目,諸色劇目文武崑亂兼備,生旦凈丑各行當陣容齊全,國寶演員們的帶領傳承,演員的精彩表現,全團合而為一的整體精神,在在讓觀眾不只過足戲癮,也被團員們的努力所感動。
這次六場演出引起觀眾熱烈迴響,對於各場演員盛讚,已見諸許多網路平台,本文受限篇幅,無法對每位演員的精彩表現一一細數,只能以綜觀的視角入手,將貫串整檔演出的幾個脈絡提出討論,包括一等演員們的傳承提攜,演員的成長,全團合作無間的整體劇場,乃至表演思維的推展等。
整體來說,這次的看戲體驗非常享受,在主排老師的帶領之下,每齣戲都有清晰的方向感,每位演員不論在什麼位置都竭盡心力,除了做好自身的表演,更是緊密相互合作的整體劇場。每齣戲的技藝展現、人物關係、情節推進都一一執行到位,層層堆疊形成完美的連鎖效應,呈現給觀眾凝聚飽滿的一台戲,每位演員都精彩,也都不可或缺。
經典好戲的傳承
這次公演除了成熟演員帶來骨子老戲《二進宮》和《貴妃醉酒》,展現經典唱段與細膩做表,整體而言有濃濃的傳承氛圍。一等演員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以及主排老師們帶領年輕演員攀登經典老戲的山頭,無私地把自己演藝生涯的寶貴經驗傾囊相授,並且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其中,《白蛇傳》《春草闖堂》這些經典大戲,光是要學到位、撐得起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幸年輕演員都已經是穩穩地拿下,《春草闖堂》甚至還能推出多個不同主演的版本,也應邀出國公演並成為大學生學習京劇的推廣劇目。
經典崑劇折子戲《盜甲》《夜奔》《千里送京娘》還有《占花魁・湖樓》幾齣,都看到演員用心學習,細膩呈現。而老師們親身登台,像是唐文華老師的《上天台》,溫宇航老師的《占花魁・受吐》,師生同演更有著示範、帶領的愛護之情,觀眾也能直接「驗收」學生學到了幾成老師的精華,別是一番欣賞之趣。此外,王冠強、朱安麗、彭俊綱等幾位主排老師們,也為年輕演員指引方向,幫助他們在台上發光。
看到年輕演員能夠學到好演員的表演手法、用嗓的音質、念白的語氣,真是讓人備感興奮,即使知道距離老師們的水準還有很長一段路,但至少已經被引導上對的方向,接下來就是長時間一再練習演出的淬煉累積,只要持續下去用心鑽研,就有機會朝向老師們的演藝水準邁進。因此,觀眾對於未來的京劇舞台也可以有樂觀的期待。
武戲能唱更值錢
本檔演出還有一個很棒的驚喜,就是武戲中的唱更加落實在演員的表演中。京崑武戲展現許多高難度的技巧,以往常見武戲演員專注在武功絕技的打磨,對於細膩傳遞人物心情的唱唸常會忽略偏廢。然而唱念是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一環,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要是一開口五音不全,氣喘吁吁,唱詞唱不完整,即使武藝再高強,總讓人感到有些遺憾。
所幸國光一向重視武戲演員的唱唸,唐文華、溫宇航、馬蘭等各位老師常不厭其煩為年輕演員加強京崑唱腔的基礎,如今展現出更加成熟的好成績。這次幾齣連唱帶做的武戲都是唱好唱滿,除了李家德的《長坂坡、漢津口》《挑滑車》《打金磚》,還有王詠增的《盜甲》、黃世苰的《夜奔》,看得過癮的同時,也深深佩服年輕演員將武戲中的唱做完整演出,如此自我挑戰的確辛苦,但實在是觀眾的福氣。
王詠增武藝高超,他的《盜甲》身手俐落,輕巧靈動,一個翻滾落地無聲旋即接上矮步,在唱段中還冷不防來了一下空翻,絲毫沒有遲滯曲子的進行,音也沒有飄,這點實在不容易。以高難度的「兜提」技巧翻下牆也能自然靈動,游刃有餘;下高時的「故意」失足倒吊,節奏緊湊,帶給觀眾真實的緊張感,藝高人膽大。隨著唱唸技巧的鍛鍊提升,往後在人物塑造與劇情張力上,詠增當有更精彩的表現。
黃世苰的《夜奔》則由汪勝光老師指導,學的是高難度的京劇版本,比崑曲版多了很多複雜的身段武功。年輕演員願意挑戰高難度的版本,學習繁複緊湊的累人武功,如此精神值得欽佩讚賞,高難度的版本能夠傳承下來也是一樁美談,讓當代京劇武生的武功表現往前輩仿效看齊。傳承了經典版本之後,還需要不斷地練習,將每個動作都做得精準到位,這可能是好幾年的工夫累積方能達成,期待未來能夠把這戲練到越來越精熟,游刃有餘時再進一步塑造鮮明動人的人物,不只是一齣戲演過就算了,更是演員一輩子不斷精進,自我挑戰的功課。
詠增跟世苰武功高強,整體演出完成度高,但唱念畢竟還無法跟他們的武功勢均力敵,而觀眾們因為知道其中的困難,一向也不忍太過要求。如今對唱唸的掌握相較以往已有長足進步,也讓人期待他們未來能因此開拓更寬廣的戲路,塑造更全面飽滿的人物。
除了經典的武戲折子,這次劇團貼出兩場李家德主演的大戲,首日的《長坂坡、漢津口》一趕二,分飾大武生趙雲與紅生關公;最後一日除了本來就拿手的《挑滑車》,更有唱唸摔跌吃重的《打金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家德若是能夠完成這個挑戰,往後觀眾可不會只滿足高超的武打技巧,更會期待武戲演員能夠實現唱念做打的全面展現,讓武戲不再只是特技展示,回歸到戲的本質,將武功特技跟人物塑造與劇情推進緊密交織,整合為一體。
最終家德不負眾望,透過飽滿通透的唱唸以及邊式精湛的武功身段,加上細膩的表演細節,趙雲、關公、高寵、劉秀四個人物鮮明立體,又各有不同的面貌,聲音的質感從原本青春無敵的青年武生朝向大武生跟紅生拓展,更可喜的是,劇團多年來耗費苦心打造的文武老生總算有了成果。家德這次演出的唱、做旗鼓相當又均衡搭配,整體演出更上層樓,他採用了怎樣的方法,獲得老師怎樣的指導,都很值得深入分析探討,作為其他武戲演員唱做並重的參照經驗。
如此困難的考驗是如何挑戰成功呢?家德在演前接受安祈老師在廣播節目「打開戲箱說故事」的訪問,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線索。
家德在向許多名師學習各齣經典武戲時,老師們總說其實武生的唱唸很重要。京劇中的武生戲有許多是唱崑曲,而崑曲載歌載舞,武戲裡的每個身段動作都必須嚴格地跟唱唸緊密配合,因此武戲的開蒙戲多半唱崑曲,就是要讓演員在載歌載舞中學習唱唸做打的協合運作。當演員能把開蒙的崑曲武戲吃透,身體就基本建構了唱做協調的經驗,練到了呼吸氣口的調節,還有體能、肺活量等身體基本能力。這些家德在《探莊》《挑滑車》《狀元印》等崑曲武戲的學習過程,已經累積了長時間的經驗與功力。
相較之下,皮黃體系的武戲沒有崑曲的明定規律,演員就必須自己找規律,這一點對家德就比較困難。所幸這次唐文華老師把數十年舞台經驗傳授給家德,將很多訣竅透過科學的解析方法,細部拆解一一說明,幫助家德消化吸收。排練時要是憋氣了,眼尖的唐老師也會時時提醒要呼吸,找到正確的呼吸氣口。經過老師耐心的教導,家德對於氣口、用嗓、行腔的技巧大有進境,而且因為找到了正確的發聲方法跟氣口,還緩解了多年來的鼻竇炎老毛病。
雖然有時不免會回到老習慣,但是家德漸漸會在唱做時意識到呼吸氣口,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也完全反映在這次演出的表現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家德的成長進化,從原本比較年輕氣盛的聲音,變成能掌握沈穩厚重的質感,於是這次在演出時也呈現了不同以往的人物份量,寬闊的聲音足音撐得起關公這樣威重凝鍊的人物形象。此外,從節目的一段訪談,我們也可以發現家德的嗓音表情變得更富變化。
安祈老師談到家德在演完趙雲後,必須在短短十分鐘內趕妝改扮成關公,此時台上的戲幅不長,就等家德改裝,因此換裝過程千萬不能拖,家德便一一細數後台整個換裝的流程跟次序,顯見家德不只武功高超,頭腦也是清楚而有組織,一切都準備踏實了,或許這也是他在台上自信穩健的底氣來源。
更有趣的是,家德隨即如數家珍這十分鐘台上的劇情。這段談戲的過程,家德又學士兵,又學張飛,又學曹操,聲音的變化多樣,都能大致掌握且發出這些人物特有的聲音質地,模擬張飛的聲音語氣,竟然還能隱隱發出花臉的粗豪炸音,令人驚喜,學曹操也有相應的深沉氣度。
由此可見家德不只是專注自己的角色任務,對於整體的戲都保持關注,並且樂在其中,耳音也好,能夠聽出每個人物聲口的細微差異,加上現在掌控聲音能力的增強,發聲器官的打開、肌肉的掌控、共鳴位置變化的合宜調動都能運作良好,並經由唐文華、馬蘭、溫宇航以及團裡各位師長前輩在唱唸上的把關指導,這一切都說明了何以這次公演家德能夠完成如此超人的挑戰。
唱念做打都有氣口
在嗓音的開發與進步之後,要如何與武功身段整合,達到唱念做打的協調合一呢?從家德在節目中談到跟著唐老師學戲的過程加以深思細究,其中的關鍵,或許是「氣口」。
一般我們在談氣口的時候,多是指唱唸時的換氣與偷氣,不過呼吸作為身體運作的關鍵機能,各種動作的協調、快慢、張弛、輕重質感,流動或者凝重,在在都與呼吸緊密相關。
筆者曾採訪楊蓮英老師傳授團員《穆柯寨》的呈現,聽到唐文華老師對學員的講評,提到在一套動作完成的亮相時,不必急著走下個動作,要注意「氣口」,用一個呼吸的時間讓亮相的精神長出來,也可以在一連串身段中緩一口氣,不要自己趕自己,唏哩呼嚕把身段做完。這個氣口其實只有一點點時間,但這麼一下換氣就可以讓表演有呼吸起伏的層次,演員做得從容餘裕,觀眾看起來也舒服。
這個點評帶給筆者很大的啟發,原來身段也是有氣口的,每一套身段動作的操作,想要傳達的效果、戲劇訊息、人物情緒,以及各套身段之間的銜接,輕重徐疾或柔韌綿長,用的力量與氣口都不同,如何運用端看要呈現怎樣的效果。
可以說,唱唸與武功身段的操作,要能流暢飽滿或是疾徐有節,都需要注意氣息。所以在演出武功身段與唱唸同等吃重的武戲時,想要整合唱唸與武功身段的協調運作,呼吸是不可忽略的環節,也正好運用呼吸來統合唱、做的協調,兩者可以同步,也可以透過你進我退,我進你退的相互調整連動,來達到最協調的整體狀態。而善用呼吸讓身段動作更流暢到位,與呼吸不相衝突抵銷,也可以幫助演員節省身體能量。
武戲演員從小刻苦練功,身體肌肉與體能都處在極好的狀態,丹田有力,中氣十足,爆發力也強,其實具備很好的發聲條件。但是長期練功下來,若沒有適當的放鬆,養成綿長的呼吸,很容易肌肉緊繃,特別是如果發聲器官周邊的肌肉過度用力,共鳴腔沒有打開,發出來的聲音也會緊張單薄,缺乏彈性。因此武戲演員除了勤奮練功外,養成綿長均勻的呼吸也很重要,適當地放鬆肌肉,讓呼吸、發聲和身體動作取得協調與平衡,這樣不但能為發聲創造良好的條件,身段運作也能協調自然,弛張有度。
當然,唱做的整合說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可不簡單。唱唸跟武打身段的氣口整合,是一個反覆嘗試以及演練的過程,必須要在呼吸、用氣、氣口、節奏、肺活量各方面加強掌握並相互調配運用。在唱做同時進行的時候,還要維持發聲器官用力適中,避免肌肉過度緊張使用拙力,發聲的通道與共鳴的位置要暢通,呼吸也要均勻綿長,再搭配唇齒口腔的放鬆運用。
因此武戲演員在學習唱唸的氣口時,也必須重新感知與調整武功身段的氣口,經過觀察與調整,演員對於自己身體的運作也會更清楚了解,逐漸把一些不必要的拙力化掉,表演時的呼吸、幅度、力道將能更自然流暢,也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唱做整合對於武戲演員來說是全新的探索,必須耗費多年的汗水和心力。然而一旦挑戰成功,對演員本身也是很過癮的,能夠把整個戲演得更加酣暢淋漓。
所以京劇的表演常說文戲武唱、武戲文唱,其實就表示文戲、武戲並不是截然無關的戲劇類型,文戲的細膩做表、呼吸用氣,對武戲演員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優化對身段的理解與掌握。而唱唸的聲音表情,還有戲劇情感的表達,也可以提升武戲的質感與深度,幫助武戲演員的表演能力變得更為全面,塑造更立體的人物形象,表現豐沛有層次的情感,也能夠把武戲從高超技術的展示,變成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與故事。
演員的進化
文戲的薰陶,氣口的掌握,使得家德的表演往上一階,進化成名符其實的大武生。以往的演出固然已是精彩好看,但大都帶有年輕小將氣質,扮演高寵、趙雲、子都這樣的大武生,因為武功精彩到位沒得挑剔,觀眾倒也不會把焦點放在人物塑造上。
然而這次令人喜出望外,除了功夫還是很好,氣度狀態更加提升,從年輕武將成長為見識更為不凡的大武生。像是趙雲,赤膽忠誠、有勇有謀,穩重且明辨能斷,隨著家德的成長,現在所詮釋的趙雲更看得出年歲歷練與胸襟氣度。兼且做表細膩,不放過任何細節,像是在救簡雍的那一段,找尋、尋獲的各種身段表情都一一做到,王冠強老師稱讚家德的表演沒有一點「水」的地方,也就是沒有任何鬆懈草率之處,任何小細節都慎重以對,是全心投入戲劇情境的高純度表演。
再如關老爺這樣份量厚重的重要角色,家德的嗓子在厚度跟寬度上都提昇了,演繹起來更見英明神武。像是三圈圓場一開始穩步前行,呈現關老爺的沉穩,接著一圈一圈的推進,緊張跟情緒也逐漸的升高,身上珠飾顫動,真如神明下凡。
此外,王詠增的馬童也搭配得好,除了翻騰靈動,蹉步也做得很足很到位。每個人都非常的全心全力投入,沒有一絲保留,這種不惜勞累,毫無保留拚盡全力的精神,除了讓戲的張力更加飽滿動人,演員們也在一次次挑戰自我的極限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功力,並且相互激勵完成高標的好戲,這樣的風氣是觀眾之福,也是京劇藝術之福。
家德在文戲跟唱唸上的進步,也使得他這次的高寵更有味道。光從起霸身段就可以讓人感受得到高寵的人物厚度與胸中識見,呈現給觀眾不同面向的高寵。
一般來說高寵固然是大武生,但因為人設剛愎自用,所以演員在舞台多少會表現其性格急躁的缺陷。但進化後的家德一舉一動沈穩精準,就演出了高寵的另一個面向,固然急公,更是好義,一種捨我其誰的胸襟氣勢,不惜一己之死生,最後連挑多輛滑車,縱然英武神勇,終究難以違抗人力之有限,令人為其悲壯的犧牲喟嘆不已,讓《挑滑車》這個戲不只是英勇的武功展現,更有深一層的人物內在心理,讓觀眾體會出另一層況味,也能夠開始同理高寵這個人物,進而反思:岳飛為何不一開始就讓高寵打先鋒?以高寵英勇奮先的精神與高超的武藝,應該有比看守大纛旗更好的調度配置,若能讓他的能力有更好的發揮,不但可以扭轉戰局,高寵也未必就此壯烈成仁。
很奇妙,一個演員從青春無敵進化到文武兼備、沈穩大氣的階段,詮釋同樣的人物,竟然可以帶給觀眾如此不同的感受,這也是作為觀眾,陪伴演員成長最有意思的部分,不只是當戲迷的偏愛而已,而是隨著演員的成長,對人物心理的體悟,在表演技巧上的成熟入骨,也為觀眾揭示了新的舞台風景,觀眾的視野隨之開啟,心靈隨著演員的全心投入也深受感動啟發。
隨著這幾年團裡從藝術總監到各位前輩老師們殷殷教導,給予機會,家德也不斷自我挑戰,每年演出都有新的挑戰,解鎖新的表演能力,這個文武老生的打造歷程,最可貴的不僅是拓展了新的人物戲路,而是真正看到一個演員的成長。
更棒的是,這樣的演員成長不是只有少數幾個演員,而是一種全團的風氣,不論角色大小,每個演員都能看重,不論是挑戰主演折子戲,或是在大戲中擔任次要角色,都能努力表現每個劇中人物的特色與質感,每位演員也都不斷成長,像是陳長燕以崑曲的意蘊綿長展現京娘的似水柔情;黃詩雅以溫潤的嗓音在〈斷橋〉中唱出白蛇的癡情與心聲;黃毅勇在唱做腰腿持續下苦功,這次詮釋《打金磚》的馬武,在人物的塑造表現也更加自然純熟,看得舒服過癮。以上僅能略述一二,但這種感動實是在每一場演出中都能感受得到。
全體的光彩
當所有團員不論什麼位置,不論角色大小,都能全心投入,也都能認知到自己的重要性,國光劇團已經跟傳統的京班大不相同,轉化成具有「整體劇場」精神的當代劇團,光彩也不是主演一人獨享,更是全體團員齊心合力贏來的光彩。因此謝幕時,主角會轉身向所有演員行禮,因為主演演員固然重要,但一台戲是否完整動人,不只是主角一人的能耐與光芒,而是全體的專注合作成就了這一台戲。因此一場好的演出不應該只有主演一個焦點,而是每一位演員都能表現出彩,彼此之間相互呼應支援,這些全體凝聚的時刻往往是最動人的。
像是《挑滑車》最後李佳麒手執滑車,家德借力頂住下腰,可以看到學長發揮經驗幫助家德完成難度動作,搭配得恰到好處,這種緊密相繫的默契令人印象深刻;或是為武旦拋接槍的上下手,也是全心專注,每一槍都拋出漂亮的弧線讓在中間的武旦可以踢出漂亮的回擊,是很有力的護持。
而王逸蛟在〈水鬥〉裡面的大旗舞得虎虎生風,跟所有翻騰的演員非常密切地搭配,演員與大旗之間的間隙可說只有微秒跟毫釐,驚險程度讓人直呼根本是玩命,但是王逸蛟極度的篤定跟精準又讓人感到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很感動有一個這樣子的大前輩帶領著小師弟們呈現這麼精彩的〈水鬥〉。
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國光在武戲上面的實力和演員的向心力,一起專注合作去完成一場精彩的演出。而這些群戲或次要角色都已經不是京劇傳統上所認知的幫襯了,而是所有人不論在哪個位子,都竭盡一己所能,每一位都不是可有可無,而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充滿質量的存在。因此光彩不是只屬於主演,而是全體,包含幕前幕後,所有人一起擦亮國光這面招牌。
而面對全體團員的搭配護持,主演的表現自然要對得起,配得上,這一點家德也有做到,像是《長坂坡》裡八大將連番進襲,與家德搭配得嚴絲合縫、滴水不漏,家德也是「加倍奉還」,舞動槍桿把敵人擊退時,意到勁到,身體的扭勁真的有把人打出去的感覺,並不是「水水的」做個樣子就交代了事,這樣的認真除了真正重現戰爭場面中武將廝殺對打的力道與身體質感,事實上也是對所有搭配的演員致上最誠摯的敬意,就是要做得這麼到位才撐得起主演的重擔,也才對得起所有一起努力搭配,把戲演好的演員。
期待接下來的二十年
本次演出節目單上標示「以創作的態度面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呈現傳統京崑新美學」,可以看出劇團對於傳統的態度,不只是承先,更是要啟後,年輕演員傳承京劇既有的表演傳統以及優秀演員的演出版本,但不是依樣畫葫蘆就好,前輩們也無私將自己的經驗分解成很細的方法步驟,引導年輕演員不只是在表演上學得像,也要建構表演創造的思維,逐步吸收前輩們的實踐與創造經驗,為往後自身的創造能力做準備。這些傳承的規劃與努力,如今逐步落實,將成果展現在觀眾面前。
雖然京劇已經從大眾娛樂走向精緻小眾,有這麼一票好演員,就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京劇不會寂寞,還要再走二十年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