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劇團2023歲末公演觀察
文:李銘偉 臺灣大學戲劇系博士候選人
國光劇團2023年歲末公演京崑並呈,頭兩天崑劇專場,一悲一喜,展現劇團崑劇表演功底的長期累積成果,最後一天的經典《四郎探母》更是精銳盡出,做表聲情層次豐富,把這齣大戲演得動人。三天觀戲的整體印象,只覺得軍容壯盛,不論大小角色,每個人物都演得到位,在舞台上展現極高的凝聚力,在強調個人技藝的傳統京劇中,也能感受到編、導、排、演等各部門緊密連結,不分主次「一顆菜」,概念統合的「整體劇場」風貌。
此次人稱名貴的崑劇經典《千忠戮》首度由臺灣劇團以小全本的形式呈現,實是難能可貴,搭配《長生殿》的〈彈詞〉〈密誓〉選齣,重現歷史上崑曲極盛時期每家每戶眾口傳誦〈慘睹〉〈彈詞〉曲詞,形成「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盛況,吸引一票崑迷注目。正如藝術總監王安祈老師在節目單所說,《千忠戮》小全本證明臺灣崑劇實力不容小覷!因為《千忠戮》流傳下來的經典折子多是大官生與老生的重頭戲,而團裡幾位老生都曾參加「崑曲研習班」,加上臺灣唯一專業崑劇演員的「大官生」温宇航,因此才能實現《千忠戮》小全本的世界首演。
《千忠戮》的〈草詔〉等折子是北方崑曲劇院經典劇目,主演與戲劇指導温宇航就出身北崑。本次〈草詔〉循北派演法;〈慘睹〉一齣則以南派俞振飛、蔡正仁兩代大師最享盛名。〈搜山〉〈打車〉由浙江崑劇團張世錚老師親傳,並融會上海崑劇團計鎮華老師的精華。
兩位主演,温宇航嗓音醇厚雅正,身段行雲流水,飽蘸崑曲的儒雅氣韻;盛鑑則是做表細膩,唱腔清俊。兩人分飾亡命天涯的君王建文帝與忠心護主的臣子程濟,唱作精湛,更且默契無間,將流離興亡之嘆詮釋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共感。
〈草詔〉則由王鶯驊扮演名臣方孝孺,參考北崑張衛東的版本。本折演出方孝孺抗拒燕王招納,厲言痛斥,以致被刑敲牙割舌,情緒慷慨激昂,身段技巧繁複,有甩髯口、跪步、搶背等硬底子功夫的展現。特別的是,方孝孺在被敲牙割舌之後,還有一段唱,演員忠實呈現血肉模糊的口腔所發出的聲音質地,並不為了曲唱的美聽而減損人物塑造的一貫性,令人尤感驚心動魄。
除了主演演技精湛,更讓人驚喜的是群眾演員的曲唱和表演都很到位,讓整場戲的情感更加飽滿而有渲染力。以《千忠戮・慘睹》為例,主戲雖在建文帝與程濟身上,但他們所目睹的臣民慘狀,必須要有足夠的說服力,被押解的犯官、犯婦也都有重要的唱段,八支曲子有五支是建文帝主唱,三支是群眾演員合唱的同場曲,曲子的編排巧妙交織建文帝與受難臣民、解差之間視角的映照,壓抑愁苦的情緒持續堆疊,綿延在整齣戲中。如果只有主角的唱功了得,配角們的唱腔質地卻未能搭配得上,以延續情感的強度,那麼整個戲情就有塌陷之虞。
為此,温宇航早早就帶領團員練唱,在唱腔、表演節奏皆打下良好基礎,打造出動人的戲劇氛圍。這樣深刻的表演在舞台上並不花俏討好,但是有著平實動人的力量,要能演得入味,更必須花費許多功夫從根本打好崑曲基礎功,可見温帥下足苦心,以及團員學習的認真。而這樣一齣戲的推出,事實上也是檢驗劇團的表演能量,全團不論主角配演,都必須凝聚成均一的戲劇質地與演出氛圍,為共同的戲劇目標與情境通力合作,也看到劇團長年來「京崑並進」的努力已達到一定的成果,令人期待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天的《獅吼記》對臺灣觀眾當不陌生,温宇航和朱安麗的陳季常、柳氏組合已是經典,此次特別由年輕旦行演員謝樂擔綱柳氏一角,温宇航傳授林昱慈演出〈梳妝〉〈遊春〉兩折外,本人也演出〈跪池〉〈三怕〉並擔任戲劇指導,親身示範;朱安麗則擔任主排,顯現團方與名角一同傳承經典演出的用心。
《獅吼記》這個戲看來輕巧,其實難演,兩位年輕演員學得認真,有模有樣,令人驚喜;而温帥在〈跪池〉一出場,更是盡顯老戲骨的表演功力,整個戲的節奏、戲味立馬被調動起來,可喜的是謝樂也能跟上老師的戲劇節奏,演出年輕夫妻互動的生活情態。
謝樂曾在臺灣崑劇團向温宇航學習〈跪池〉,登台演出次數不下二十回,所以對這個戲本已熟悉。難得的是,雖然謝樂年紀尚輕,但已能將學過的程式技巧,適當化用在表演之中,因而在舞臺上自然生動,貼近生活,温宇航讚她有大將之風,遇強則強,臨場反應靈動,能夠在互動中跟上老師的戲劇節奏,讓觀眾看來覺得自然舒服。
此外,柳氏一角以閨門旦應工,與小生相襯,表現年輕夫妻的情味,但是在婉轉鶯語中常要冷不防地展現「獅吼功」的爆發力,對旦行演員其實是極大的挑戰,必須要在兩種聲音使用方式切換,對嗓子的消耗極大,還得在爆裂的聲線中維持清晰的口條,更是考驗演員的功力。所幸謝樂的嗓子除了有閨門旦的甜潤,還有寬厚的質地,聲情的表現大抵上舒服自在,不會用力緊繃,所以即使獅吼功頗為耗累,也還能順利調整,不至於啞了嗓子。由此也更令人佩服老師朱安麗對於柳氏的掌握自然靈巧,在閨門旦的柔美風情與獅吼功的鎮壓全場切換自如,不著痕跡。
國光劇團近年推行戲劇指導的制度,由團內一等演員與資深優秀演員,在藝術最為精純圓融的時刻,除了自身演出外,也指導團內的年輕演員,給了許多潛力新秀親炙名角舞台藝術的機會,中生代演員也迭有佳作。像是這次劉祐昌的《夜巡》就令人驚喜,嗓子大有進境,從出場前的喊聲就有不錯的效果,頗能抓人,身段邊式沈穩,可以看出下了苦心琢磨;陳長燕長年在崑曲表演的累積深厚,逐漸展現大將之風,不論是《爛柯山》的崔氏或《長生殿》的楊貴妃都可見細膩的身段聲情與人物塑造。
而這次温宇航親自帶著謝樂演出《獅吼記》,讓他想起年輕時洪雪飛老師帶著自己在台上演出的情景,當時洪老師風華正茂,願意用心提攜後輩演員,在台上手把手傳承舞台經驗,老師的愛護之情,至今難忘。感念崑曲路上眾多老師們的呵護栽培,雖然教學耗費許多心力,温宇航還是不辭辛勞培育新秀,並持續為台灣的崑曲教育投注心力。註
本檔演出最後一天的《四郎探母》悲喜交集令人動容,兩國相爭造成的離散悲劇,這麼大的題目,卻是用家庭倫理的各種關係來呈現,並且從中尋找解決政治立場矛盾的可能方法,劇情引人深思,人物內心的困境也特別動人,加上經典唱段動聽,一向是賣座的保證。此次由魏海敏老師領銜,演出嬌貴又善解人意的鐵鏡公主,唱段的渾然美聽與身段的雍容大氣自不待言,更將鐵鏡身兼妻子、母親、女兒、公主的多重身份演得面面俱到;盛鑑的楊四郎唱腔細膩,呈現了人物幽微的心思流轉,一人從頭演到尾,更是文武老生技藝的全面展現;黃宇琳的蕭太后也讓人眼睛一亮,一出場的身形步伐,就展現出一個治國太后的威儀跟氣勢。
此外,羅慎貞的佘太君、鄒慈愛的楊延昭、王耀星的四夫人,陳清河、陳元鴻的國舅二人組,乃至於整體的演出,都有精彩的表現,整個戲的進行扣人心弦,每一段的表演也緊緊地聯繫起來,每位演員的表演凝聚集中,讓劇情穩固飽滿地持續推動,可以說沒有一個角色是多餘的。
最後魏海敏老師帶領著所有演員謝幕的時候,真的可說是軍容壯盛,令人欣喜國光在表演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不只是個別演員的表現優秀而已,更是一種全面的凝聚,也可以感覺到主排老師們用盡心力來組織調度,而一等演員的帶領,也讓所有的演員們都有一種力求表演完善的自我要求跟向心力。
因此現在看國光的戲常是多重享受,除了主角功力深厚的表演,配角們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竭盡心力的揣摩發揮,也更看得出來一個戲的成功絕對不是只靠主角好看,所有的演員都必須要有相等的表現才能夠不塌台,讓戲沒有漏洞,情緒綿延貫串地帶領著觀眾隨著情節推進,真正做到所謂的「一顆菜」那樣飽滿完整的藝術成果。
而想必也是因為這樣子的心情跟概念,一流演員不惜耗費心力,大方的以實際舞台表演來帶領著年輕演員學習進步,雖然年輕演員的表現還有青澀跟不足之處,但只要肯下苦功,努力揣摩前輩老師們所傳授的表演方法與人物塑造,明師指引加上自身努力,便能日有進境。也讓人對於國光未來的戲持續期待,相信還會有更多驚喜在前方。
註
本文有關温宇航老師的觀點,引自2023年12月26日晚間於誠品南西店,筆者與温老師的訪談。